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打开两把“金钥匙”,人人都能成才!看华中师大一附中如何培养未来领军人才

添加时间:2024-6-5      浏览次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通讯员 苏旸 孙梦嘉

今天的少年,如何培养成为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

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华中师大一附中采访,从培养高中生的理念、方法中探寻答案。

“两把”金钥匙开启内驱力

5月13日晚,月明星稀。华中师大一附中的校园里,一群少年在夜色中集结。孟子宸和赵康睿把望远镜架设在空旷之地,15位对星空充满向往的伙伴们围拢而来,一同完成了一次天文观测。

高中生时间宝贵。在华中师大一附中,即便是零星的时间碎片,也能孕育出丰硕的果实。2021年与2022年,这里先后有熊家锐和付熙哲两位校友发现了小行星,这一成果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确认。

“入校后,我加入了学生科学院,迅速从一名‘天文小白’变成了天文爱好者。”当年,付熙哲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上世纪80年代,华中师大一附中就提出这一教育理念,通过巧妙安排教学时间,为学生们挤出宝贵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自主探索知识的海洋。

自90年代起,华中师大一附中开始探索素质教育。学生们走出校园,到火车站、工厂做志愿者,到部队、农村观摩学习……

近年来,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华中师大一附中深入实践“两把”教育理念,开辟了学生科学院、学科竞赛、中学生英才计划等多种平台。

“一系列的举措,激活了孩子们对学校,对广义学习的向往,他们成绩没有受影响,反而一步步向前走。”该校副校长张炳峰说,“两把”理念把学生从题海战中解放出来,有助于培养出综合素质优秀、思维超常、志向远大的人才,这样的“尖子生”,才契合国家政策需要。

该校学生科学院,是湖北省科协批准成立的首个中学生自治科研机构,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航天技术专家龙乐豪院士等担任名誉校长,不定期地组织科研探究类活动。

自主探索感兴趣的领域,一步步迈向拔尖创新人才。2023年,该校有2人斩获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3人获得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9人入选五大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17人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金牌,104人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全国联赛一等奖。至此,该校国际奥赛金牌总数达37枚,亚洲奥赛金牌总数达16枚,均位居全国第一。

大、中学贯通课程培养“最强大脑”

5月10日下午,下课铃声响起,高二学子如潮水般涌向学校报告厅,准备聆听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傅正义的讲座。

在这场题为《梦想与追求》的课堂上,傅正义院士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回顾了陶瓷的辉煌历史,并展望了它在未来的无限可能。

“院士们不仅带来最前沿的研究,而且常常结合自身经历,讲述社会责任、家国情怀,他们的讲述让我相信,只要深入学习、不断探索,就一定能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贡献。”该校高二(2)班同学梅锐锐说。

邀请知名院士、教授、工程师及企业高管走进学校,2010年,华中师大一附中开设“光谷课程”,不仅带来各领域研究的最新讯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学会“仰望星空”,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涵养他们的家国情怀。至今,“光谷课程”已开课100多场。

课程创新上,该校成立科技创新课程中心,由大学教授和高中教师协同打造“双师课堂”,探索面向未来的高中科技课程新体系——

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的“AI+机器人”实验室,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的“新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与武汉大学合作的“空天探测”实验室,与烽火科技合作的“光网络技术与应用”实验室……

在这里,学生们不再是传统“插秧式”座位,而是“围坐式”6人一组讨论式学习。如此自由与开放的学习方式,更便于讨论、倾听、展示。

该校新材料与器件实验室老师周冰洁介绍,他们与武汉理工大学6个团队合作,由大学老师授课,高中老师任助教,每学期开展三四次集中教学,辅以实验与研学内容,由高一学生自愿选修。

大、中学贯通课程播下的科研种子,在青春的心田里悄然生根。武汉理工大学一位材料学教授介绍,在讲解柔性器件的应用时,同学们踊跃提问,关注器件的断裂、修复以及使用寿命等。“他们有时问出‘卡脖子’问题,直接而深刻,触及了科学研究的核心。”

筑牢拔尖创新人才“基石”

“18岁是人生的转折与新生,希望你们立志成为新时代的国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4月30日,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成人仪式暨毕业典礼上,校长周鹏程勉励学子。

3年前,同样在这里,周鹏程要求他们做好三件事——塑造强健身心、涵养卓越品格、培养关键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的期望,更是华中师大一附中的人才培养观。

这与教育部提出的“造就一大批像钱学森那样具有高尚人格、渊博学识和创新精神的拔尖创新人才”一脉相承。

在创新学科之外,该校实行体育艺术“2+1+1”方案,要求每名学生在校3年内,必须掌握游泳和球类两项体育特长、一项音乐特长、一项美术特长,还要积极在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中展现才华。

每周一、周四下午,学校的管弦乐团都会在紧张的学业之余,坚持排练。团长邹博文说,“音乐让我们的思维得到缓冲,转身学习时,我们的专注力会更高。”

该校的毕业生唐楚玥,不仅是2020年湖北高考状元,也是武汉马拉松的参与者。她在校期间,就曾获得1500米长跑冠军。进入北京大学后,又成为学校“博雅田径中长跑队”的代表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