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市场滋生乱象 研学之路该如何走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赵倩倩
本想趁暑假让孩子体验一次开心的研学之旅,结果成了一件闹心事儿,这让刘青(化名)和孩子都很郁闷。愤怒之余,刘青在网上对主办单位——湖南一家教育科技公司进行投诉曝光。
今年暑假,全国迎来研学热潮,湖南也不例外。记者采访发现,类似的家长抱怨、孩子不满的现象屡见不鲜。研学作为一种寓教于乐、融学于游的教育形式,在有关部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热度越来越高,但火爆的背后也存在研学机构鱼龙混杂、研学项目名不副实等乱象,阻碍了研学行业的健康发展。
研学研什么?该如何研?如何规范?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1.言而无信、游而不学,“研学之行”变“糟心之旅”
7月19日,刘青在某网站上发文称,自己花费7800元让孩子加入了“了不起的少年·清北伴学夏令营”活动。主办公司在宣传招生资料中承诺全程清北“学霸”陪同,“状元”一对一帮助每个孩子树立自己的志向,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孩子内驱力……这让家长及孩子都非常神往。
该团第一批共计89名学生于7月11日上午8时从长沙乘坐高铁出发。到达北京后,按原宣传行程,当晚应有开营仪式、“状元”畅谈初见交流会,但到晚上9时左右,组织方未与家长做任何沟通就直接通知活动取消。
更令家长气愤的是,原计划第二天去清华、北大校园游玩也被拒之门外,之后的行程更是陷入一片混乱。“我孩子回来时形如乞丐,这么热的天居然两三天没洗澡,一身臭味……”作为母亲的刘青心疼和愤怒可见一斑。
无独有偶,湖南岳阳的网友周萍·Amy给孩子报名参加了一家旅行社承办的北京夏令营活动,报名费用4980元。但是由于组织协调出现问题,约定参观的北京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等著名景点门票全部售罄,孩子们只能在景区和高校门外观望。“研学之行”变“糟心之旅”。
除了言而无信,游而不学是家长们反映集中的另一个问题。
来自邵阳的曾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参加了一个为期3天的研学活动,结果一天半时间都在车上,所谓的研学和旅游观光差不多,走马观花看风景,带队“老师”一点都不专业,讲解甚至还不如导游。而且,学员很多且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但“老师”就一个,整个团都是乱糟糟的。
多位受访者反映,很多机构研学活动内容安排随意,路线设计不合理,研学指导师资质难辨,只旅行不研学,却打着研学的幌子漫天要价、名不副实,学生花了钱和时间也没有真正学到东西。
2.蹒跚学步的行业缘何乱象丛生
研学是大好事,但研学行业的起步时间并不长。如果以2016年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为参照基点,这个行业的发展不过短短六七年,期间还经历了疫情影响。研学乱象屡屡发生,究竟原因何在?
“研学机构的门槛太低,甚至三五个人都能成立一个公司,对外开展业务,怎么可能做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这么一组数据:全国各省研学相关公司/机构注册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湖南共有9421家,排名全国第一,比第二名的北京多了1300多家。这一方面说明湖南研学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表明湖南研学机构亟待规范。
在长沙市蔡锷路一间不起眼店面的二楼,记者走进了湖南省中青旅国际旅行社荷花池营业部。“业务员都出去谈业务了。现在旅游行业难做啊,你们要是想研学,我们这里也接。”值班大姐告诉记者,有业务都接,研学主要是去北京、西安,营业部组织不了的就交给总公司安排。“我们是大公司,不会骗你们的,这个你放心!”
记者发现,类似的旅行社兼研学机构,还有很多。
“研学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自理能力不足,风险预控能力都很弱,所以一旦出问题,就很难保证不出大问题。”湖南省学校文化建设促进会实践教育分会秘书长、湖南省研学核心专家团成员万华表示,研学业态的开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动态教学”的相关资源方还不是很成熟,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研学活动现阶段的开展规模整体比较大,如果没有几万人的研学承接经验,很难保证突发事态的应急处理,往往小事变大事,大事变事故。
而对研学活动成功起关键作用的研学指导师队伍建设,更是举步维艰。
据业内人士介绍,现阶段研学指导师大多是导游充当,虽然市场上到处有研学指导师的培训以及发证,但是各地的要求不一样,导致研学指导师证件的含金量并不是很高,大多数景区不认可研学指导师证件,有些机构的研学指导师甚至由连导游证都没有的大学生充当,连自己都需要照顾的群体如何对未成年人负责?
另外,从研学活动的开展时间看,各地大多集中在节假日,自然与文旅抢占资源,价格居高不下,最后买单的是家长。
“市场启动太快,造成今年北京等地的研学业务体验度急剧降低,当然也有做得好的机构,但是大部分都存在体验度很低的情况,故宫门票都约不到,何谈研学教育呢?”万华说。
3.研学应提倡回归教育本真
研学该研什么?该如何研?教育界和社会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值得思考与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研学的坐标,要定位在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包括关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并创设情境、设置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长沙市明德中学副校长陈溪对记者明确表示,现在研学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游有余而学不足”,关键在于研学坐标不高。“研学,当以研为主而不是以游为主,研是中心和目的,游是途径和载体。”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项目负责人到湖南调研研学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对大汉国际工匠研学营地的研学环境进行了深入考察,肯定其课程设计、导师队伍配置,以及培育和重视学生体验感、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等做法。
据介绍,大汉国际工匠研学营地是全国首个工匠精神主题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拥有42个沉浸式综合实践活动场馆,创建了陶瓷、茶艺、湘绣与服饰、文创、雕刻、沙画与书画六大非遗手工学院,并拥有八大青少年职业体验广场,如ICT、工程建筑、湖湘劳模、人工智能、心理、智能制造、智慧大脑、新媒体等。
如何杜绝听讲式、走看式、游戏式、纯技能训练式的研学课程?如何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满足大中小不同层次的学生劳动与实践的课程需求?湖南省研学实践协会副会长、大汉工匠研学总经理罗亮告诉记者,针对行业痛点问题,基地将非遗技艺活态化,基本上实现了每位学生都能创意物化、每位学生都有作品带走,被不少师生赞叹为“这才是真正的研学”。营地自2021年11月试运营以来,已接待了190多所学校近12万人次。
与大汉研学同样获得好口碑的还有湖南日报华声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基地。该基地秉承“研、学、习、得”的核心理念,围绕劳动教育、职业体验、设计制作、科技创新4大维度,构建为魔尔印刷工厂、魔尔气膜工厂和魔尔花园3大实践区域,单日接待量可达1000人,同时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劳动实践导师。
记者了解到,魔尔基地在各个劳动教育实践板块大量运用声光电等设备,还借鉴当下流行的模拟装置体验、室内定向运动、自动化工业生产线参观等形式,营造一种充满科技感、工业风的空间环境,营造沉浸式劳动实践氛围。而让有多年采编经验的记者、编辑和高级技工为参与劳动教育实践的学生进行讲解和指导,在生产车间实地进行深度体验,更是一大特色。
“在以新闻传媒、报刊印刷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教育过程中,将工种各环节的职业技能要求与写作、物理、历史等学科进行精准对接。”华声研学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学生们在完成劳动实践活动中各项考核要求的同时,提升了相关学科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方法创新、逻辑思维能力,实现了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4.规范行业发展亟待多方发力
有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有近2亿中小学生,研学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随着市场越来越大,研学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短板愈发凸显。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研学行业亟待多方发力推动规范发展。
研学行业标准的建立,势在必行。
“目前行业标准没有建立,课程体系没有建立,只能依靠时间的累积和行业的发展,倒逼行业正规起来。这个在我们看来,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万华表示,研学无论采取哪种形式,花多少钱,最终都要回归教育的本义,亟待依靠标准来规范研学。
“要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寓学于游,需要为‘学’搭建完整的体系来支撑,包括研学基地、研学线路、研学导师、研学课程、研学安全、研学评价等。”陈溪称,研学的课程设置,要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体现不同研学情景的时代性、吸引力、针对性。“不要一搞劳动实践,就都是挖土豆红薯。”
高质量的研学指导师队伍建设,也是当务之急。
有专家指出,研学更像是一个“移动课堂”,其核心功能是教育,因而必须遵循教育的逻辑。研学指导师应该是有教育背景、懂得儿童心理学、了解儿童和青少年认知和行为方式、知道如何与孩子交流互动的专业人士。
有着10多年研学活动经验的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青石学校校长张凌,给记者分享了自己设计研学路线的体会。“研学要根据新课标,培养学生将来走上社会的必备品格和必备能力。我设计的路线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家长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让学生增长见识,为将来做准备。比如说选择曾国藩出生地走历史人物路线,或者走一个历史重要事件发生的路线,不一定非要往清华、北大跑。”
怀化市教育局基教科干部刘云福告诉记者,规范有序发展研学还需各职能部门共同发力,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建立一套规范管理、责任清晰、多元筹资、保障安全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组织管理规范有序、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
湖南省研学实践协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希望教育行政主管机构统筹行业协会、学术机构、学校、基地(营地)及家长,建立政府研学公共服务平台与阳光工程,以平台优化行业环境,以大数据促进我省研学行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赵泽琴 肖茜(实习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 上一篇:与“绿”同行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研学活动 2023/8/21
- 下一篇:“行走的课堂”催热研学游——安顺文体农旅多元融合培育旅游新业 202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