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教”助力教育均衡发展,花都区探索教师交流新模式
添加时间:2024-9-26 浏览次数:
在广州花都,一场以“走教”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在悄然进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专业教师上专业课程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也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增强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如今,花都区计划将这一成功经验推广至更多学科,以补齐教育短板,推进“1+9+N”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从“为了需要”向着“为了发展”的2.0版本迈进。迄今为止,花都区共有57名参与“走教”工作的教师,分布在14所学校中,惠及上万名学生。
走教1.0版本:为了需要而走教
补齐乡镇基础教育短板事关民生。在今年的花都区庆祝教师节大会上,花都区委书记邢翔表示,要给孩子提供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花都区西部教育片区辖炭步镇、赤坭镇,属于相对农村和边远地区,共有18所公办中小学校,其中教学班不足12个的有7所,最少的一个学校仅70余名学生,音体美学科教师配备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农村地区学校规模小,有些学校没有配备音体美老师,这类课就由语数英老师来兼教,有些办学规模大一点的学校,音体美老师的课时量也较少,总的来说就是一方面专业老师没有课上,另一方面学校没有专业的老师来任教。”花都区教育局西片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叶添华介绍道。
为解决西片专业教师师资短缺的难题,也为了保障西片全体学生都能享受同等优质教育的权利,从2018年开始,西片教育指导中心在花都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全区率先开展走教和学区教师交流工作,通过打破校际壁垒,优化师资学科结构,来解决乡村音体美教师配备不足的问题,保障了课程开齐开足,补齐校际间、教育集团校间、城乡间教育发展短板。
彼时,走教包含的科目主要是音乐、体育、美术、心理等,让孩子们在接受主科教育的同时,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农村地区的孩子,以前唱歌经常跑调,接受专业音乐老师的教育后,艺术素养大大提升,近几年在市、区的艺术素养监测成绩中得到显著的提升,西片师生艺术作品参加区级以上评比,也屡获殊荣。”叶添华表示。
走教2.0版本:为了发展而走教
在走教和交流轮岗工作施行以来,学生精于“学”,教师精于“教”,花都区西片的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2023年,花都区开始探索走教工作2.0版,从“交换式”演变成“车轮式”,由学校“缺教师、课不齐”到“有教师、开齐课”再到“配强师、上好课”,吸纳更多学校参与其中,同时走教学科从音体美拓展到全科,不断促进花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前走教工作主要局限在两所学校之间,现在增加至三所学校甚至更多,比如说某所学校接受了其他学校音乐课走教的同时,这所学校也派出美术老师,前往另一所学校走教。”叶添华对“车轮式”走教工作模式进行了阐释。
从被动的“为了需要而走教”到主动的“为了发展而走教”,花都区走教工作模式不断更新迭代,趋于成熟。教师到走教的学校授课,不再是一味地帮扶,弥补学科教育的空白,也是向同学科更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吴泳琪是参与花都区走教工作的一名美术老师,每个星期从自己任教的蓝田小学到莲塘小学走教,为了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她也会到炭步鸭湖小学走教,向该校更专业的版画老师学习版画知识,随后再将自己所学运用到莲塘小学的走教中。“这个过程我和学生实现了共同成长。”吴泳琪说。
花都区通过走教工作,让专业的教师上专业的课,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提升,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得到更有力的保障,职业幸福感增强。它让我们看到,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才能找到最适合当代学生的教育方式。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幸福感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支撑点。我们期待花都区在未来能够继续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为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上一篇:打造更适合中国儿童的乡村研学项目 2024/9/26
- 下一篇:哈尔滨:展示基础教育音乐学科情境式研培成果 202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