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面对“双减”,初中老师说:“想想办法,该补的还是得补!”

添加时间:2021-9-2      浏览次数:

“双减”,真的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吗?

前几天,小儿所在的初中学校报到。

他们这学期升初二,整个一上午全年级都在操场上列队,听校领导分析“当前局面”、以及“初二现象”。

重点提到了“双减”。

校领导说,“双减”是好事,以后,所有学生上课就不得不好好听课了,因为,没有机会再去校外听第二遍了。

接着,话锋一转,校领导说,但是,该补的还是得补啊。咱们已经初二了,课程难度不比初一,学习上吃力的,一定要多想想办法,把成绩提上来。

补课被“严打”之后,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学校和老师的压力倍增。

但其实,这么多年以来,学校和老师也已经习惯了培训机构的存在,每当有学生成绩上出现波动,老师都会建议学生或家长:“去补补课吧!”

一直以来,培训机构的存在,实际上的效果是等于释放了老师的压力。学生成绩差,补课也提不上来,那就是自身的问题了。要么就是家长不负责,舍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

就连家长,也已经习惯了培训机构和学校并存的模式,有问题更愿意找补课班老师解决,而不是去找学校老师。

在学校,老师上完各自的科目后,也并没有具体的帮助后进生计划,最多把家长请进学校,给家长通报一下孩子在课堂上的状态,而压力,也随之转移到家长身上了。

时间一长,不少家长都被洗脑了,会觉得同样的班级,同样的老师,既然有的孩子能学得很好,我的孩子如果没学好,那就肯定不应该是老师的问题了。

(一段时间里,我也是这样想的,直到这次小儿开学,听到他无意间转述的几句话,深入思考之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在一部分老师那里,甚至连“鼓励”这样最简单的办法都不会用了,无论对家长还是孩子,一律“坦诚相告”。

我想起当年我上初一的时候。

那时我其他科目都不错,但数学明显开始走下坡路。经过几个月的观察,了解到我的整体状态后,数学老师开始“下手”了。

差不多每次发回来的作业本上,都有一句红色钢笔写下的话,比如,“你写的字很特别,真好看”,“这道题的思路很新颖,只不过……”,或者干脆是“你文科学得特别棒,要是数学也赶上去就好了。”

就是在这样的鼓励之下,我的数学慢慢有起色了,虽然后来终究没能成为优势科目,但并没有拖后腿。

在校外培训机构和学校老师共存的时代,老师已经悄悄发生了太多变化。

义务教育阶段的培训机构大幅缩水,也许还会彻底消失,只是要教育回到它原本应该状态,还需要时间。

只是短时间内,大多数人还是会受到旧有模式的惯性影响。